9月4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
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工业和信息化部副部长徐晓兰、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副局长刘军和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安立佳出席,并就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丛亮介绍,结合当前民营经济发展面临的形势和民营经济工作现状,党中央国务院作出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的重大决策和部署。
近日,中央编办也正式批复在国家发展改革委内部设立民营经济发展局,加强相关领域政策统筹协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
据介绍,民营经济发展局的主要职责是:跟踪了解和分析研判民营经济发展状况,统筹协调、组织拟订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拟订促进民间投资发展政策。建立与民营企业的常态化沟通交流机制,协调解决民营经济发展重大问题,协调支持民营经济提升国际竞争力。
可见,随着民营经济发展局的设立,中国民营经济将迎来又一个春天。
说起民营经济的发展成熟度和市场活跃度,粤港澳大湾区在全国绝对是首屈一指的。民营经济发展局的成立更是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经济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在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民营经济是市场的绝对主力,各大城市的私营企业数量占据着绝大部分比重。
据小编不完全统计,截止2021年底,粤港澳大湾区的深圳市场工商企业约241万户,其中私营企业数量达到约233.2万户,私营企业数量占据96.8%的市场主题份额。东莞工商企业数量约146.35万户,私营企业约141.03万户,占比达到96.4%。广州工商企业数量约83.7万户,私营企业约72.13万户,占比达到86.1%。惠州工商企业数量约18.59万户,民营企业约12.9万户,比重也高达69.4%。
另一个经济大市——佛山,2022年工商企业数量突破150万户大关,私营企业约145.2万户,占比也高达96.8%。
深圳、广州、佛山、东莞、惠州,经济体量依次排名粤港澳大湾区(内地)城市前五名。这些城市的民营经济占据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可以说,粤港澳大湾区今天的繁荣,民营经济的贡献绝对是居功至伟的。

民营经济有活跃、见效快的优势,也有分散性和上限低且容易遭遇瓶颈的劣势,在转型升级不如预期以及国内外经济面临下降通道时,经济增长乏力的缺点也会释放出来。
所以,目前整个广东省及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增速就明显落后全国平均水平了。特别是东莞,经济增速从2022开始就尽显疲态,全年经济增长仅有0.6%,成为大湾区城市经济增长最慢的城市。2023年以来,随着外贸的持续下滑,东莞经济增长乏力依然,增速仍旧垫底粤港澳大湾区城市。

民营经济发展局来了,国家为民营经济作出了顶层设计,作为民营经济天堂的粤港澳大湾区将迎来又一个经济起飞的契机,深陷增长乏力的东莞,能否摆脱桎梏,携手周边城市共振高飞?